返回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导报:2019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期待更多蓝天碧水净土

发布时间:2019-3-21 17:01:00  阅读数:20449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要的就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蓝天永驻、清水长流、绿地常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已交出了漂亮的绿色成绩单。

    全国政协常委李伟在3月5日就“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2019年要着力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当前的中国来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应该有重点、有区别,但是从当前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现状和程度看,强化防治刻不容缓,而且是全方位的立体战。同时还要着力营造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合规排放、大众绿色消费,各尽其责、良性共进的外部环境。

2019: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年

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一年多以来,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总的来说,这场攻坚战开局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一组数据: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细颗粒物平均浓度继续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018年比2017年下降11.8%,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10.4%。

在水资源消耗方面,尽管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提升有一些增长,但是在用水结构和节水方面有所进步。如在用水结构方面,用于生态修复的补水增长幅度较大,达到3.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5立方米,下降5.2%。人均用水量439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海水的水质改善幅度较大。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4.6%,比2017年增加6.8%;三类海水占6.7%,比2017年下降3.4%;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8.7%,比2017年下降3.4%。

不过在常纪文看来,虽然2018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各方认可的成绩,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还不稳固,主要表现在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能力不均衡,一些地方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能力不充分,如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过程可能还会有所反复。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是全面划清生态功能区边界,以国民体质健康基础标准为底线,倒逼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倒逼能源结构的调整,倒逼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升级。

在夏学民看来,生态文明理念淡漠,生态安全责任漂泊不定,把污染物排放给环境、排放给他人的侥幸心理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不足,“隐形污染”和“显性污染”并存;大气、水、土壤、噪音、光污染排放标准体系之间可能存在内在的技术性不协调;一些地方能源结构调整动作慢等问题依然存在。

2019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卫战的关键一年。常纪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进行中期评估。在这一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会遇到如下挑战:一是尽管节能、节水和清洁能源发展工作有进步,但是用能总量和用水总量继续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并未有效减轻。二是中西部地区“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任务艰巨。三是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难度较大。四是一些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基础不一,人口多、产业密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交汇,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薄弱,全流域水质改善的明显进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六个战役的行动计划,稳中求进,确保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如期实现。”常纪文表示。

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

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责任,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科学、协同、铁腕治理。特别是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常纪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为了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长途的公路运输转为节能的铁路和水路运输,和2017年相比,2018年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4.1%,铁路运输总量增长9.2%,水运总量比上年增长4.7%。”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有限。对此,民建中央认为,目前突出的问题有:环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低、“散乱污”企业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与布局亟待调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抓紧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责任清单、大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大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实施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强环境空气监测与质控能力建设。

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坚持源头防治。对此,民建中央提出,大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快体制改革,确保天然气供应。在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主导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进一步拓宽天然气来源,确保完成“煤改气”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定不移实施散煤综合治理,在民用领域,加快落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在工业领域,加大对不能稳定达标燃煤设施的淘汰力度。加强居民取暖用气用电价格支持;对“煤改电”电网改造投资出台支持和补贴政策,完善上网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碧水、净土也不放松

2019年1月3日,中央1号文件提出“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严格乡村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

“河长制、湖长制”如何发展、长江保护修复、区域水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水污染问题始终都在牵动着两会代表的心。

张天任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目前全国推广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基层认识不到位,实行中“上热下冷”。二是执法监管力量弱,难保治理成效。三是协调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跨地区、跨部门间横向联动待加强。

对此,张天任在关于从“河长制”迈向“河长治”、“河长清”,破解水体治理难题中建议,首先要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整合民间力量。其次要严格行政执法,强化督责问责。再次要科学治水,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此外还要跨区域联动,破解流域治理盲区。对于跨界河湖的治理,以流域为单位,建立地市县间联动执法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解决两地治河信息不对称、矛盾难协调等问题,加快推动“河长制”建设和水体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表示,为实现更多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各级河长守水有责,守水尽责。为此曹金萍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协调机制和河湖管理范围内基本农田的退出机制,制定出台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基本农田退出工作方案;从国家层面加快编制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大纲,划定统一管控标准,建立河湖岸线利用管理纠错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河湖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河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河长个人很难完成综合治理的任务。”曹金萍建议,将与河湖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统筹修订,或者专门出台有关河长制的法律法规,让河长制实现河长治,让美丽和发展实现双赢。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活动的迅速增长和不断升级,区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将目光投向了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整个区域内水体污染的系统治理上。

王美华认为,对于区域水体污染问题,如何在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现行管理体制构架下,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域系统治理,一直以来都是重大难点。“为什么难?主要存在协同管理机制不健全、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区域发展差异等问题。”她说。

为此,王美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相关部门从强化顶层设计、共享信息数据、采用系统治理手段、补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等方面,有序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一体化发展。

当然,相对于蓝天和碧水,我们脚下的这一方泥土或许污染更为严重。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一旦被污染,治理代价甚至比水、空气污染治理更大。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资金需求缺口巨大。据初步估算,若要修复全国全部已调查出的受污染土壤,保守估计需高达万亿资金。

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表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不健全,土壤污染治理费用的筹措政策相对欠缺,更没有一套专属的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基金等资金筹措与投资管理机制。为此,他提出几点建议:尽快设立土壤修复国家专项基金;加快完善土地使用档案的建立;加大科研投入减少修复成本。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网址: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9/03/21/06/06_57.htm